信保动态
要情通报-辽宁(2014)第42期:中国保险报大篇幅报道辽宁分公司支持辖区海工行业发展情况
辽宁:中国保险报大篇幅报道分公司支持 辖区海工行业发展情况
6月26日,由美国MARINE MONEY集团主办、辽宁分公司协办的首届中国海工融资论坛在大连成功举行之后,中国广播网、中国保险报、中国船舶报、辽宁广播电视台、辽宁日报、大连广播电视台、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新商报等中央及地方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凤凰网、东北新闻网、辽宁新闻网、大连新闻网、商务部网站、辽宁省人民政府网、大连市人民政府网、中国海事网、中国海运信息网等众多网站进行了大量转载。
其中,6月30日的《中国保险报》在二版(公司版)头条刊发了题为《辽宁信保培育中国海工新优势》的大幅报道,宣传辽宁分公司支持辖区海工行业发展情况。全文如下:
累计支持海工装备项目121亿美元
辽宁信保培育中国海工新优势
□本报特约记者 李敬伟 截至2014年5月,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以下简称“辽宁信保”)为海洋工程行业累计承保金额85.30亿美元,帮助国内船厂获得建造期融资28.72亿美元,帮助国外船东获得交船款融资4.82亿美元,支持多个海工制造企业承接国外各类海工装备67座,其中包括41座钻井平台、11座居住或生产平台和15座其他类型海工装备,合同金额达121.34亿美元。
这是6月26日,在由美国MARINE MONEY集团主办、辽宁信保协办的首届中国海工融资论坛上,辽宁信保总经理刘燕翔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的。
据介绍,MARINE MONEY海工融资论坛是全球唯一专门致力于船舶及海工融资领域的国际交流平台。本届论坛主要议题为:国际海工行业发展趋势,海工融资市场解析,主要海工制造企业、国际主流船东、中外金融机构产品推介等。论坛旨在促进大连市国际航运中心和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建设,进一步优化我国海洋工程产业金融环境,提升我国海洋工程产业国际竞争力。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将有助于大连市成为MARINE MONEY中国海工融资论坛的唯一举办地。大连市政府副市长曲晓飞、中国信保总经理助理殷延辉等到会讲话。
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海工装备制造基地,本部设在大连的辽宁信保早在2007年就提出将海工行业作为最重要的支持行业,并与辖区重点海工制造企业建立起全面合作关系。大船海工和中远船务已在出口信用保险的支持下,成为中国海工行业领先企业和国际海工市场的有力竞争者。几年来,辽宁信保先后支持大船海工承接了21座JU2000E型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并推出自主设计的DSJ400型自升式钻井平台产品;2013年,大船海工已成为世界承接自升式钻井平台订单最多的海工制造企业。辽宁信保支持中远船务承接了4座圆筒形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并打造出LT116E自升式钻井平台、半潜式生活支持平台等多种明星产品;中远船务生产的圆筒形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荣获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殷延辉表示,出口信用保险在世界海工行业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海工制造强国政府普遍采用的政策性金融工具。作为全球承保规模最大的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已成为国际海工融资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曲晓飞对大连保险业尤其是中国信保对扶持大连海洋工程走出国门的努力给予高度肯定。曲晓飞表示,借力于中国信保等国内外金融机构的全方位服务保障,大连的海洋工程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研发制造能力不断提升,生产能力跃居中国首位,世界市场份额显著提高。这些都为大连举全市之力打造超千亿级海工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刘燕翔在接受《中国保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引入并发起中国海工融资论坛的另一层背景,是鉴于中国海工行业在发展的同时仍面临以下问题:第一,是结构性产能过剩。行业产能急剧扩张,出现大而不强、乱而分散的局面,造成低端产品同质化、高端产品订单少等结构性产能过剩的局面,引发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中国海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第二,自主设计和关键设备配套能力欠缺。虽然中国海工行业布局初步形成,但是产品设计开发核心技术、关键设备配套市场还被国外企业掌控,高端海工产品设计建造能力还很薄弱。第三,船厂经营风险加大。在内功不深、对手强劲、竞争无序的情况下,中国船厂出现忽视船东资质,以降低价格、降低付款条件等方式争取订单,大大增加船厂的经营风险。第四,金融支持政策体系有待完善。金融市场中的信贷、保险、租赁、债券等工具尚未被中国海工行业充分运用,各类金融产品组合作用尚未充分发挥,金融服务与海工强国的要求相比仍有差距。因此,进一步完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是中国海工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有鉴于此,辽宁信保将把培育中国海工制造竞争新优势、加大船东融资支持、完善出口信用保险支持政策、加强与专业机构交流合作等,纳入重点和优先的业务推介战略。刘燕翔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