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闻达贸易——被信保焊接的资金链在危机中从未断裂
(新商报2009年7月1日 记者:殷洁)“即使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仍获得超过2亿美元的信保项下融资额度,公司的资金链几乎从未发生断裂。”大连保税区闻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金宏的一句话让记者感到不可思议。因为在这场金融危机下,大连中小企业融资难也在日益加剧,然而大连保税区闻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怎样在这个背景下突围?
两难境地:先钱还是先货
“也许能够在这个大背景下突围,还要‘感谢’巴西市场先提货后付款的方式。”这位财务总监表示,闻达贸易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研发、采购和销售,而巴西市场占到公司历年出口额的60%以上。
然而,由于巴西地区习惯于先提货后付款的支付方式,也给企业的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巴西是一个习惯于‘放账’的国家,在巴西买一双鞋也要分12次缴付。”这位财务总监讲述,在企业开拓巴西市场时,巴西的化工品市场被德国中间商所垄断,并实行出运后180天付款的结算方式。这意味着闻达贸易要想进入巴西市场,就不得不给买家提供较长的账期。但是,上游供应商却要求先付款后提货。有限的资金腾挪空间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然而,对于闻达这样的中小企业,想从银行融得大量资金,而且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作抵押,是很难获得银行批准的,而把应收账款拿到银行押汇,也被视为高风险业务而不能接受。
信保融资:甩开资金束缚
“其实在这场全球危机下,我们出口企业一方面是国际市场需求减少、竞争加剧;另一方面是赊销逐渐成为国际货物销售中最主要的结算方式。然而最近随着订单有所恢复,企业想坚持下去,可缺少资金又困住了企业,这样的矛盾我也经历过,所以更理解‘突围’的难度。”这位财务总监激动的表示。
因此,闻达贸易投保了中国出口信保辽宁分公司的出口信用保险。而让企业惊喜的是,信用保险还有融资功能。尤其在这场金融危机下,银行也在争相推出信保相关的金融产品,并愿意在无抵押或无担保的情况下针对投保了信用保险的应收账款提供融资支持。而目前,在大连已有14家银行与中国信保合作,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授信.
“我们企业自有1000万美元,放账给巴西买家180天的话,在没有融资支持的情况下,我们的资金只能够支持全年出口2000万美元。但运用了信保融资,业务就可以不受资金的限制,出运后即可获得银行融资,组织运作下一批货物的出运。”这位财务总监表示,甩开了资金的束缚,中小企业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就占据有利位置。而且该公司也成功地打破了德国中间商对巴西市场长期的垄断。
记者手记:
在这场全球危机下,出口企业受伤很重,一方面担心收汇风险,一方面有了订单,却受困于资金。但是闻达贸易突围的经历却让记者看到,大连出口企业利用出口信保是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不过遗憾的是,大连企业利用出口信保的程度还不高。截至目前,全市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仅占3%左右,2008年,出口信用保险对大连出口总额的渗透率仅为8%左右,这表明全市的97%的企业、92%的出口是在无风险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的。
就在今年,出口信保在全国承保规模是840亿美元,而大连要达到18亿美元。出口信用保险与融资实际上是1比1的关系,如果全年承保规模18亿美元,融资上限也在18亿美元左右,这18亿美元能帮助大连出口企业解决多大的问题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