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400-650-2860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6月融资额比前五月月均增长9.88%,信保的融资功能日渐突出

 

                                                  出口企业已学会用信保融资

                                              (新商报2009714 记者 :殷洁)
   
  原本出口企业投保信用保险只是为应收账款得到收汇风险保障,可随着融资难困扰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如今信保的融资功能也日渐突出。记者从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了解到,就在刚过去的6月份,企业利用信保融资2669万美元,比今年1-5月的月均融资额增长9.88%
2亿美元信保确保资金链
  就在上个月召开的全市信保工作会议上,大连保税区闻达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王金宏那句“即使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公司仍在银行获得超过2亿美元的信保项下融资额度,公司的资金链几乎从未发生断裂……”的话不知羡煞了大连多少出口企业。后来经过采访了解到,这家在金融危机下“不差钱”的出口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并很好的利用了信保的融资功能。
  王金宏告诉记者,很多出口企业都想获得银行贷款,但往往资金需求量大,而且没有足够的固定资产做抵押,因此难度可想而知。如果把应收账款拿到银行押汇,也被银行视为高风险业务而不能接受。但是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后,情况就有了变化。
  “这应该称作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主要是银行针对已经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提供融资授信,并在额度内办理押汇和人民币贷款的融资产品。”一家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其实与小企业存在融资难一样,银行也有自己的放贷难题。“银行也想进入中小企业这一合作领域,而有了信保的支持,银行也能为中小企业解决更多资金需求。”
信保融资“有订单有力接”
  记者了解到,根据国务院527日常务会议和“全国出口信用保险工作会议”精神,出口信保今年在大连承保金额要达到18亿美元。而出口信用保险与融资实际上是11的关系,也就是,如果今年大连承保规模达到18亿美元左右,这18亿美元能帮助大连出口企业解决多大问题不言而喻。
  目前,在大连,已有14家银行与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合作,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授信。为了更好地解决出口企业在资金链上的难题,信保辽宁分公司负责人最近亲自率队走访各主要合作银行,从组织上、流程上进一步理顺合作关系。搭建了信保分公司对分行、业务部门对支行、客户经理对客户经理的“立体化”联系工作机制,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于是在上个月,信保融资额也比今年前5个月的月均融资额增长近10%,也帮不少连企解决了“有订单无力接”的问题。
【记者感言】
  尽管信保融资功能日渐受重视,然而记者了解到,目前大连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的程度还不高。数据显示,全市97%的企业、92%的出口是在无风险保障的情况下进行的。没有投保,也就更无法利用这种融资功能了。
  既然信保融资功能可以帮助“差钱”的中小企业,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企业不利用呢?个别未投保企业的回答是,主要考虑到信保融资成本。“利用信保融资成本是银行利息加上信用保险的保费,这两项总和要比银行利息高啊!”一家企业财务人员告诉记者。
  其实随着这场危机爆发,出口企业面对的收汇风险要比之前高很多,投保信用保险首先是为企业没了一份风险保障,至于融资功能是在此基础上“锦上添花”,因此企业在计算融资成本时不应该是两项简单叠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