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洋老赖出没请注意
辽宁信保赔付出口企业 金额同比陡增近90%大连出口风险突变
今年以来,对于众多外贸企业来说,“出口”越来越成为一块纠结的心病。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简称“辽宁信保”)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辽宁信保辖区企业面临的出口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投保企业累计向辽宁信保通报的境外破产、拖欠、拒收等无法按期收回出口货款的案件数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40%,损失金额超过92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150%。而上半年,投保企业获得赔付案件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50%,获得赔付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近90%。
“老赖”怎么这么多?
去年9月,大连一家商贸公司向印度一家企业出口了两票化工品,货值约为15万美元,双方约定买方在出运后90天支付货款。然而印度企业并未履约,大连这家商贸公司反复督促无效,今年3月通报辽宁信保以寻求帮助。中国信保通过当地专业渠道与买方联系,印度企业承认拖欠货款,但暂时无力支付货款。辽宁信保5月快速向大连这家商贸公司支付了赔款13.5万美元。
“我们在辽宁信保投保几年,出口申报金额也从2008年的900万美元增加到去年的近4000万美元,此前仅发生了两笔赔付,也曾经想过还要不要继续投保。印度是我们企业的主要市场,去年占到企业出口总额的近半,不料今年才半年多时间,我们公司遭遇到14家印度客户的集中拖欠,累计拖欠金额超过400万美元。今年"老赖"怎么这么多?”大连这家商贸公司负责人担心地表示。
这边是印度企业集中拖欠让这位负责人担忧不已,而巴西L企业是一家有着近三十年历史的大型水产品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与大连地区十多家水产品出口企业有过密切的合作。然而去年12月中旬,大连一家水产品出口企业告知辽宁信保巴西L企业没有及时支付出口货款。辽宁信保介入后发现巴西L企业将要进入破产重组,同时大连共有七家企业超过200多万美元的欠款没有及时收回。辽宁信保让上述企业尽快通报损失,并向巴西买方破产委员会进行破产登记,选聘巴西当地的优秀渠道,将七家企业的权益打包与破产委员会进行谈判,占得了先机。
自行追讨成功率不高
以前也曾听个别企业提起自己遇到国外“老赖”,但今年国外一些企业的赖账行为似乎特别多。辽宁信保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继续保持缓慢复苏,但去年以来发生的诸多干扰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继续发酵,加剧了不同经济体经济增长的分化态势。其中,受国际原油及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冲击,俄罗斯、拉美、非洲地区等市场的买方信用风险显著上升。
然而坏账出现后,一些企业常常想着自己去追讨。“除非外商已破产,否则都有追回的可能,但是企业一般希望挽回客户关系,不会采取强硬措施,第三方介入后,可以实现三赢效果。因为一旦信保支付赔款,外商会进入信保系统的重点关注客户名单中,如此一来,外商再采购就难了。因此,如果这些外商还想做生意,为避免被列入名单中,他们会想办法付款。”大连一家出口企业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然而这样的自行追讨成功率极低。去年,大连一家企业向墨西哥买家出口一批医疗设备,货值约12万美元。按照合同约定,买方应于同年8月支付货款。到期后虽然买方没有及时付款,但大连这家企业没有死心,自行追讨至今年3月。眼看无果才寻求辽宁信保的帮助。辽宁信保介入后,立即委托其在墨西哥当地的专业追偿渠道介入追偿,到上个月已全额追回货款。
记者了解到,仅去年一年,通过国际专业渠道追偿,辽宁信保累计为辖区出口企业挽回损失4370万美元。记者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