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400-650-2860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国家风险分析报告 大连出口企业有"避险宝典"

                   大连晚报2008-02-24 记者:卢真珍

日前,国内享有“风险控制专家”美誉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了2007年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昨天,记者走访了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请该公司的专家根据《国家风险分析报告》,结合信用保险应用实践,解读了当前全球五大洲的风险特点。对比了各大洲的风险情况,中国信保的专家希望能借此帮助我市出口企业合理规

避风险,让他们在出口前能了解所要出口的国家、企业的情况,而后再作出决定,将风险降低到最小。

  非洲篇:还债高峰期

  政治:相当数量的国家政治稳定性较差,易于诱发社会动荡;

  体制和环境:障碍也不容小视,官僚主义严重,腐败贪污盛行,行政效率低下等普遍存在;

  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运输、通信、电信、供水紧张;

  金融体系:发展水平有限,融资瓶颈突出。

  在尼日利亚中信保承保的某大型电信项目受资本私有化和经营管理不善导致严重亏损,相关中国企业面临超过8000万美元的损失。在加纳某电信项目出现严重亏损,由于中信保公司的介入提前参与项目的处理,成功阻止了风险的发生,协助银行追回了欠款。

  我国企业的非洲市场业务面临的损失概率较高,原因是:项目拖期、配套工程滞后,效率低下等问题普遍存在,而且短期内难以彻底解决;政府干预严重,油漆和矿产项目面临不同程度的征收和违约风险;多数国家宏观经济形势欠佳,金融体系脆弱,不同程度的汇兑限制普遍存在;多数非洲国家经济发展缺乏规划,在所谓的重点领域中容易出现项目拥挤,政府协调能力非常有限,财政资源不足导致很多项目难以维系。

  自2007年起,非洲国家整体进入外债还债高峰期,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对我国企业和银行的偿还债务压力加大,偿债压力和偿债意愿将面临严峻考验。

  地区风险简析:非洲出现由乱转治的整体趋势,历经30年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但是中国企业仍然面临着全方位的国家风险影响。相当数量的国家政治稳定性较差,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预见性,民主进程屡遭反复,易于诱发社会动荡。尤其是萨哈拉南部地区,战乱频多,宗教信仰混乱。体制和环境障碍也不容小视,官僚主义严重,腐败贪污盛行,行政效率低下等普遍存在。显著提高了商业运行的隐性成本,基础设施建设整体滞后,运输、通信、电信、供水紧张,法律体系有待健全,法律执行能力和保障能力有待加强。金融体系发展水平有限,融资瓶颈突出。

  亚洲篇:注意金融安全

  政治社会方面:局部冲突与动荡长期存在;经济金融方面:对于外部市场和资本依存度过高,经济可持续性偏弱,尤为东盟国家突出;商业环境方面:亚洲国家对外投资保持积极态度,但是现实障碍重重,政府腐败效率低下,法制不健全等问题长期存在。  泰国由于客车市场信息不充分,出口车型定位错误,国内某知名汽车制造商面临若干客户支付能力不足,拖欠贷款达数百万美元。在韩国某中间商向中国一家电子企业采购电子元件,捆绑韩国软件后向德国出口,但是由于软件配套无法正常运行,最终导致德国买家拒绝付款,造成近百万美元的损失。在印尼巴黎俱乐部债务重组导致若干项目出险,中国信保累计赔付金额高达1800万美元。  亚洲市场复杂多变,信息渠道不充分,既定业务常因不确定因素而导致失败,中小买家偏多,商业环境不透明,非法讨债解散公司和欺诈现象严重,因政府偏袒过度或者是过度干预而导致的拒收风险明显。因为政策、法律环境变动频繁的政治风险突出,因政策导致的政府违约风险偏高,特别是对于东盟组织某些成员国的业务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汇率障碍,对上合组织、中亚地区成员国组织的业务则长期受困于政局动荡的风险。  地区风险简析:中国企业在亚洲面临的风险全面而复杂,政治社会方面总体稳定但差异显著,局部冲突与动荡长期存在,而且亚洲集中了相当数量的地缘争端,如伊朗问题、伊核问题、朝核问题中短期内难以化解,并存在激化的可能。

在经济金融方面亚洲经济近年来保持快速成长,但是隐忧长期存在。对于外部市场和资本依存度过高,经济可持续性偏弱,尤为东盟国家突出。通胀水平普遍较高,并且与货币升值压力互相交织,增加了解决难度,经济结构有待于进一步优化,最重要的是导致和加剧经济金融动荡的威胁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大量资本跨境快速流动在制造经济泡沫的同时冲击着地区的金融安全。多数东盟国家经济结构落后,抗风险能力低,中亚成员国仍然处于经济恢复和市场转型过渡期,经济发展存在着诸多难度。商业环境方面,亚洲国家对外投资保持积极态度,但是现实障碍重重,政府腐败效率低下,法制不健全等问题长期存在,并且难以有效解决。  

北美洲篇: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美国:信用体系开始紊乱,同时双赤字的问题严重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美元贬值持续;经济增长的前景不确定性逐渐增加,对华贸易环境不容乐观;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显著升级。

  2006年初美国汽车配件行业遭遇了严重的危机,经营困难,资金流难以维系,货款拖欠造成中国下面某企业150万美元的直接损失。20079月美国政府以安全问题为由要求美国某电动厂商大批召回电动车电池,因此严重影响了此企业的经营状况,导致企业破产,至少牵连了中国两家出口企业,累计向中国信保报损200万美元。

  美国市场赔付率在中国信保短期险业务所涉及的国别中居于首位,其中化工产品、贱金属及相关制品、植物产品、纺织品的赔付率位于前列。从赔付原因看,拖欠问题最为突出,占整个赔付的70%以上。其次是拒收,主要与买家财务变化有关,多个出口商针对同一买家同时出现的情况增加。

区域风险简析:2006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低迷消费信息下挫,次债危机蔓延,信用体系开始紊乱,同时双赤字的问题严重且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美元贬值持续。在众多消极因素共同作用下,美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不确定性逐渐增加,对华贸易环境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中美经贸关系不断出现不和谐的音调,美国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摩擦显著升级,涉及产品范围扩大,形式手段区域多样,特别是2006年以来美国以平衡中美贸易逆差为由,要求人民币升值,改变汇率形成机制,加大金融开放程度,对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所形成的挑战不可小视。  

欧洲篇:中国企业海外债权有风险

  欧洲发达国家:内需与出口下滑,次级债危机蔓延,能源价格攀升、通胀压力加大和欧元持续升值等;

  欧洲新兴市场国家:账户逆差、财政赤字、预算、金融监管薄弱、国际游资进出入频繁以及人口老龄化为主。

  20067月欧洲开始执行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的指令,技术标准大幅度提高,买家对于从中国进口的机顶盒拒付赎单,造成我国企业超过百万美元的直接损失。

由于欧洲政治经济多元,市场结构复杂,导致各项业务发生现实损失及面临潜在损失的因素众多,一个原因是西欧发达国家民族主义近年来趋于抬头,威胁项目安全和贸易顺差。其二,中东欧国家政局欠稳定,政治和政策倾向变化比较频繁。其三,欧元区与非欧元区国家经济与市场政策差异明显。其四,劳工政策调整。人工工资管理成本加大,缺少弹性,加大了企业因财务状况不佳而破产的概率,进而增加了中国企业海外债权的风险。其五,欧洲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制定了全球最为严格的环保卫生和安全标准。中国企业和商品遭遇政策干预贸易壁垒的事件频繁发生。  地区风险简析:欧洲经济总体表现良好,但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欠佳,加之区域内的区域性、结构性、历史性问题突出,未来多种经济增长放慢的可能性增长,下行风险显现。具体而言,欧洲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风险因素为内需与出口下滑,次级债危机蔓延,能源价格攀升、通胀压力加大和欧元持续升值等。欧洲新兴市场国家则主要经常账户逆差、财政赤字、预算、金融监管薄弱、国际游资进出入频繁以及人口老龄化为主。 

 拉丁美洲篇:项目执行风险突出

  政治社会方面:过半数国家政权由左翼或者中翼党掌控,社会冲突长期存在;

  经济金融方面:目前仍未能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内部增长动力不足,对外部资本和市场依赖度较高;

  商业环境方面:风险多元化,国家对经济干预普遍加强,涉及行业逐步扩展。

2006年初巴西全国性干旱导致农民拖欠农药款,第二大农药生产商出现经营困难,中国有五家化工原料生产企业共计620万美元的货款被拖欠。2007年初,委内瑞拉政府拟对某电子公司实行国有化,随即加强了外汇管制,导致该公司对中国某企业两百万美元的货款无法汇出。此外,委内瑞拉政府对于某铁路项目涉及金额高达1.8亿美元之巨,项目建设尚未完工却因政府单方面提出终止合同使得项目面临重大风险。  该地区业务过度集中于资源行业,抗风险能力较差,政府干预较多,区域性的政权更迭频繁,政策持续性差。石油、天然气、电信等重要行业均面临着传统和变相的国有化风险,项目执行风险突出,普遍存在着项目延期、劳资纠纷等问题。此外各国风险特征突出,巴西对中国产品频繁实行反倾销,诉讼效率低下。委内瑞拉国有化风险较高,外汇管制严格,进口商品获得外汇能力不足。  地区风险简析:关于对拉美地区的风险评价,首先在政治社会方面拉丁美洲国家党派斗争激烈,民族主义思潮复兴,政治左倾现象显著,过半数国家政权由左翼或者中翼党掌控,目前政治局势虽然基本稳定,但社会冲突长期存在。其次,在经济金融方面,地区宏观经济总体向好,新一轮经济复苏已经展开,但经济改革激进,经济增长起伏,目前仍未能形成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内部增长动力不足,对外部资本和市场依赖度较高,输入型通胀压力加大,政府宏观调控能力面临挑战。在商业环境方面,风险多元化,国家对经济干预普遍加强,涉及行业逐步扩展;部分国家外汇管制严格,法律体系不健全,诉讼成本较高,且效率低;工会势力普遍强大,劳资纠纷难以解决;政策延续性不足,政策失效率有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