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400-650-2860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受金融危机影响,我省外贸出口下滑

                                              出口企业贷款要先投保
                                      (新文化报20081027日记者: 邹智威)
    金融帝国的倒塌,正如“蝴蝶效应”一般从美洲传递到亚洲,并快速地来到我们身边。吉林省的出口企业如何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减低损失,对不少企业来说,他们的产品出口难度加大了。
    我省通化市某出口企业的徐先生原本认为金融危机还未波及到该企业向乌克兰出口松子仁等农产品,可是他想错了。在近日所接的一个订单中,乌克兰买家提供的结算方式为信用证(银行保证付款的书面文件),可当徐先生拿着这个信用证到吉林省某商业银行申请生产贷款时却碰了钉子。
    为啥我省的商业银行拒绝贷款呢?原来,由于受本次欧美金融危机的影响,我省某商业银行从慎重角度出发,拒绝了该企业的贷款行为。
    于是,该企业找到了我省某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要投保出口信用保险,投保之后到银行融资,得知这一消息后,我省某商业银行表示,一旦该企业投保出口信用保险,银行将立即放贷给该公司。
    据了解,因金融危机带来的实体经济危机已明显反映到吉林省外贸进出口业务中。9月份吉林省进出口额完成98202万美元,是近5个月来进出口额最低的月份,我省的汽车、粮食、钢材、纺织品和农产品都面临着出口难度增加的困境。
    在出口难、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出口企业要获得银行的贷款就更难了。业内人士表示,“原来与欧美客户的付款方式中信用证是其中一种常见的付款保证方式,可是,现在银行根本信不过欧美银行的信用证,所以会出现企业要贷款先‘拐弯’到保险公司的现象。”
  据吉林省某商业银行的相关人士透露,“欧美经济危机的爆发,使欧美一些银行信用证风险不断增大,银行不良贷款增加的风险可能加大,为此,银行会比从前更加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