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企业大战“寒流”
(大连开放先导区报2008年11月4日 记者:刘丽娟)
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升高等因素的影响,开发区出口企业遭遇了“寒流”,对外贸易增长比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同时,由于国际金融动荡,出口风险加大,出口企业濒险率高发。然而,在这样的不利形势下,开发区出口企业没有坐以待毙,有的采取自救,积极应对危机;有的另辟蹊径,寻找新的出路。
积极“自救” 减少损失
今年以来,人民币的加速升值使得许多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被挤压缩减,订单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来自人民币升值方面的压力,开发区出口企业积极采取了各种“自救”方法,有的更改了报价币种,例如开始使用人民币报价;有的则通过价格谈判的方式减少自身的损失,例如与进口商进行谈判,提高出口产品的价格。同时,巨大的压力也让许多出口企业都意识到了加快研发和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迫切性,只有提高自身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才能增强在海外市场的谈判筹码,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
大连富哥事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经贸部最早批准的具有外贸进出口自营权的企业之一,既有内销零售市场,又有外销市场,其30多个专卖店遍布国内,还同德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巴西、乌拉圭、美国等国家的一些大牌服装客商保持着合作关系。为了缓解压力、减少损失,今年富哥事业不仅在开发新产品方面投入了更大的力量,同时还缩减了对外出口的业务量,加大了内销市场的培植力度。
另辟蹊径 寻找出路
受次贷危机的影响,今年以来开发区许多出口企业的海外市场逐渐萎缩,订单量日益减少。有的企业即使有订单,但面对全球市场风险不断加剧的形势,出口企业也是谨小慎微,不敢轻易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区一些出口企业选择了出口信用保险来作为避险工具,一方面可以由信保专家对下订单的买家进行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付款记录等多方面考察,确保交易对象资质佳、信誉好,避免与受次贷危机影响已经出现经营困难和财务危机的买家进行高风险贸易,最大程度减少交易风险。另一方面,在货物发运之后,一旦产生损失,信保能够向企业做出相应赔偿,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损失。借助出口信用保险这把“保护伞”,开发区一些出口企业开辟了新市场,在出口逆势中闯出一条新路。
大连保税区闻达国际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化工原料为主打的外向型出口企业。以往,由于对国外买家风险信息掌控不足,加上国外客户帐款期限较长导致出口企业资金周转延长,对企业扩大出口形成了阻力。在信保机构的帮助下,闻达国际选择了帐款期限虽相对较长但信用资质较好、业务比较稳定的巴西等国家买家为长期合作伙伴。同时,凭借和信保机构签订的合同,闻达国际还可到银行进行押汇,使国外滞期应收帐款得以盘活,资金瓶颈也由此一举打破。在信保机构的扶持下,闻达国际出口贸易逐步攀高,今年有望突破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