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400-650-2860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出口信保规避外贸风险

                           面对“金融海啸”,大连出口企业如何进行抵御和抗击?
                                
(大连晚报20081127 记者:卢真珍)
  目前,出口收汇安全成为出口企业普遍担心的问题。明智的企业纷纷拿起信用保险这一国际通行的金融武器规避外贸风险,信用保险成为他们抵御金融风暴的“避风港”。
  
 受全球消费者购买需求锐减影响,大连地区的出口企业和其他地方的出口企业一样已感受到彻骨寒意。外商爽约和毁单时有发生,坏账更是司空见惯,订单大量缩水和交货周期的改变都让许多出口企业茫然失措……
   据来自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进入10月份以来,外贸风险呈“爆发”趋势,1010日至1118日,该公司共接到可能损失报案19起,平均每2天一起,同比激增375%;案值1091万美元,同比激增1898%。另有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因为拖欠我国出口企业货款或因破产丧失偿付能力的海外买家,竟有5200多户被登记在案。
  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份开始,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信用险业务量明显增加,不仅现在日均投保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近两成,每天前来公司或电话进行咨询的企业几乎成倍增加。一位客户经理说:“以往多是我们到企业去做工作,呼吁企业投保,而现在有不少企业是自己找上门来要求投保的。”
   据介绍,出口信用保险可以为企业提供企业最需要解决问题的方案,帮助企业应对和抵御金融危机。这些方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海外市场萎缩,订单量减少,中国信保对下订单的买家进行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付款记录等多方面考察,确保交易对象资质佳、信誉好,避免与受次贷危机影响已经出现经营困境和财务危机的买家进行高风险贸易,最大程度减少交易风险。在货物发运之后,一旦发生损失,中国信保向企业作出相应赔偿,最大程度减少企业损失;其二,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走高,企业还经常会遭遇汇差风险。中国信保在企业签署合同环节提供专业的咨询与建议,结合国外买家的实际情况,帮助企业采用更合理的账期,更科学的货币种类进行结算;其三,国内原材料涨价,用工成本上升,信用保险可帮助企业规避核心业务的收汇风险。另外,有信用保险作为后盾支持,企业还可以尝试开拓风险较高、利润大、机会多的市场,拓展新的利润来源。
  
 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市场风险,业内人士认为,风险本身其实并不是最可怕的,真正可怕的是不将风险当一回事。
  
 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有关负责人指出,一些出口企业在经营中往往只顾埋头做生意,无暇顾及整个经济环境的变迁。在生意中陷入过于相信某个客户或某种结算方式的误区。“次贷危机给我们的教训是,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风险的客户,即使从主观上来说是最讲诚信的客户,也有可能因为客观环境的变迁,自身资金状况的恶化而变成风险极高的客户。”这位负责人说。
  对众多的出口企业而言,未雨绸缪,充分运用出口信用保险为企业妥善管理信用风险,不失为明智之举。这或许是危机给出口企业带来的一笔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