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400-650-2860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大买家也有大风险

                                          (半岛晨报20081216 记者:齐媛媛)
  【案情回放】
  20078月,某出口企业(以下称A公司)向美国发电机市场第一大供应商(以下称B公司)出运机电产品,货值近30万美元,贸易双方约定货物出运后120天付款。200712月,B公司突然宣布即将破产,拖欠国内多家企业货款,总值逾千万美元。接到消息,A公司立即向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辽宁分公司(以下简称辽宁信保)通报了上述情况。
  经海外调查发现,美国是个飓风高发的国家,每当发生飓风时,很多城市的供电系统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美国很多家庭都备有至少一台发电机以防断电,这使得B公司发电机的销路一直不错。但由于自然气候的原因,2007年下半年美国强风非常少,供电系统一直正常,导致这种发电机不必成为必备品。因此这种发电机大量积压,无法销售,以致B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但经深入调查发现,美国此次次贷危机导致国内货物流动性收紧则是B公司破产的深层原因。最终辽宁信保承担了相应赔付责任。
  【案件点评】
  很多企业都认为实力雄厚的大买家信誉较好,几乎没有风险;大买家资金雄厚,偿付能力强;大买家筹措资金的能力强等等。
  事实上,大买家亦存在较大风险。只是大买家发生风险的概率较低,致使很多出口企业没有对大买家产生足够的戒心。同时,由于出口企业远离终端市场,很难了解到千变万化的风险因素,因此单纯地将希望寄托在大买家身上,导致风险过度集中,以致发生风险时,往往毫无防备,手足无措,造成较大损失。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期间,广大出口企业更要警惕大买家风险,提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
  另外,出口企业可以通过信用保险等机构的资信调查业务,密切关注买方运营及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谨慎交易;同时还可以善用信用保险进行风险分散,尽可能降低自身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