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富国风险升高 出口企业慎对
(大连晚报 2009年1月21日 记者:卢真珍)本报讯2009年新年伊始,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在第一时间把2008年版《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分别送到我市各级政府、合作银行和重要客户手中。在金融危机形势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风险形势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对全球除中国以外191个主权国家的风险水平进行了重新认定,共计62个国家的风险参考评级发生变化。其中,有14个国家的风险水平下降,风险评级调升;而有48个国家的风险水平上升,风险评级调降,调降规模占25%。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球国家风险水平显著升高,局部现急剧恶化情况,系统性风险显著上升。
记者从两份风险评级调降调升表中看到,48个国家的风险水平2008年比2007年上升了。风险等级从1级到9级,级别越高风险越大。其中包括亚洲的日本从2级升为3级;韩国从4级上升到5级;巴基斯坦从7级上升到8级;欧洲的法国、英国、比利时、意大利等从2级上升到3级,而冰岛则从2级直接上升到5级;拉美的阿根廷从6级上升到7级;古巴、委内瑞拉从7级升到8级等;非洲的阿尔及利亚从6级升到7级;尼日利亚、肯尼亚等从7级升到8级;大洋洲的斐济从7级升到8级;北美洲从2级升到3级。
在风险上升的48个国家中,亚洲为12个,欧洲为17个,拉丁美洲为8个,非洲为9个,大洋洲和北美洲各一个。
风险下降的14个国家分别是:约旦、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国、秘鲁、安哥拉、赤道几内亚、莱索托、塞内加尔、马绍尔群岛、瑙鲁、巴布亚新几内亚、萨摩亚、瓦努阿图。在国家风险参考评级调升的14个国家中,亚洲和欧洲各为1个,拉丁美洲为3个,非洲为4个,大洋洲为5个。
从整体情况来看,全球风险水平显著升高,局部出现恶化;从国家分布来看,最高和最低国别风险等级的比重进一步下降,中等风险等级的比重继续上升,在保持向中趋势的同时,总体向高风险偏移;从调整幅度来看,绝大部分调整的国家风险为一级浮动,变动均衡,系统性特征显著;从国家类型来看,评级调降国家类型复杂,除传统政治社会相对脆弱、经济弹性相对不足的新兴市场国家外,全球最发达的30个OECD成员国中有近半数风险上升;而在风险下降的14个国家中,无一是OECD成员国。
对于风险上升的国家,政局不稳、社会动荡、增长乏力、金融体系紊乱、国际收支失衡、偿付能力下降是风险上升的主要原因。对于风险下降国家,政治与社会局势继续由乱转治、金融危机直接冲击有限、国际收支状况好转是导致风险降低的主要原因。
总体说,北美地区短期信用风险明显升高;欧洲为出口风险第二大“重灾区”;亚洲出口市场面临较大结算风险;拉丁美洲交易主体偿付能力普遍下降;非洲风险波动小绝对风险水平仍然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