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客服:400-650-2860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新闻发言人谈近期出口风险——形势-影响-应对

  都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实体经济、尤其是外贸出口的影响还在持续,而且远未到底,那么近期的形势如何呢?日前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的新闻发言人陶毅就该公司最新统计的相关数据作了解析:
  形势——出口风险持续增高
  陶毅介绍说,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外采购商取消订单、延迟付款甚至公司倒闭的现象频繁发生。2008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受理的出口可能损失案件达85起,比上年增加21起,增幅达32.8%;涉案金额3223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907万美元,增幅达144.9%。而进入2009年,这种趋势仍在延续,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接到可能损失报案33起,同比增加了26.9%;涉案金额1237万美元,同比增幅达131.6%,已支付赔款214万美元,同比增幅达4180%
  陶毅介绍说,今年出口风险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国外大买家、老买家的风险高发。据统计,今年第一季度接到的报案中,净资产超过500万美元的大买家达10个,占30.3%;与受损企业交易历史超过5年的老买家达5家,占15%
  陶毅还介绍,从整理出来的统计分析结果看,往年的出口风险多发生在服装纺织、农产品、水产品等低单价、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行业,而今年第一季度,出口风险正向化工、医药、汽车及零部件等高附加值、有一定技术含量的行业逐步扩散,而且呈现出“案件多、案值大、追讨难”的特点。
  陶毅特别提请记者注意,以上统计数字,只是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的出口企业中反映出来的,2008年,出口信用保险对我市出口的覆盖率仅为6.59%,也就是说,出口信用保险保障之外的93.41%的出口遭遇的风险不在上述统计数字之内,而要远远超过以上数字。
  影响——企业举步维艰、裁员压力加大
  陶毅向记者介绍说,企业出口可能损失案件的快速攀升,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危机向纵深扩散,国外买家财务状况恶化,资金流动性变差,甚至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海外买家无法按期支付货款,至少无法按期支付货款,使出口企业形成坏账。”
  陶毅介绍,2007年年底之前,辽宁信保承保的出口中,金额报损率为0.4%,即每100万美元保额中报损4000美元。然而,200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0.9%,今年第一季度,这个数字更达到了3.6%,是2007年之前水平的9倍。“令人担忧的是,这一数据现在看起来还没有到顶的迹象”,陶毅担忧地向记者表达了他的看法。从上述统计数字中可以看到,出口应收账款的逾期率和坏账率急剧增加,使本已举步维艰的出口企业雪上加霜,特别是一些中小出口企业,很可能会因为应收账款激增而致企业倒闭。一些企业即使不倒闭,也会因为财务状况而紧缩开支,面对严重的裁员压力。
  陶毅向记者介绍,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作用是提供出口风险保障,“这将首先避免出口企业因贸易损失而导致减产、停工甚至破产。”出口信用保险可以帮助企业分散市场风险,为企业开拓新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据了解,辽宁信保2008对新兴市场的承保规模达到21.45亿美元,占其业务总额的60%
  应对——寄希望于出口信用保险助出口渡过难关
  陶毅介绍,事实证明,原本值得信赖的老买家、大买家的风险在迅速升高,使许多企业转而对出口信用保险的需求增加。200810月至20093月底,辽宁信保的新签保单数量快速增加,达到了52家,同比增加了152.63%,仅今年3月一个月就有9家企业完成了投保,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今年115日和311日,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分别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信保将加强在提供风险管理咨询、对海外买家资信调查提供支持、扩展信用保险的融资便利功能、实施快速理赔或预赔等方面的支持。
  最近,辽宁省政府启动了“保外贸、促增长”的“抓运行机制”,中国信保辽宁分公司应省政府要求加入了这个工作机制,他们将在政府相关部门的带领下,对重点出口企业逐一走访,了解企业对信用保险的需求,为企业制定个性化的支持和服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