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保融资助连企跨过难关
《新商报》2009年5月5日【题记】上期,我们讲述了买保险就能获得小额贷款以解“燃眉”的个人融资方式。很多读者纷纷来电咨询企业客户是否也有类似的贷款通道,毕竟融资难仍困扰着不少中小企业。而本期我们介绍的“信保融资”也许会对大连众多出口企业有所帮助。
全球金融风暴伤及出口企业
信保融资助连企跨过难关
(记者:殷洁)
前不久,内蒙古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清谷新禾”在大连设立了分公司,这家内蒙古民营企业从年出口额不足5万美元到去年出口额1800万美元,只用了不到6年时间。作为董事长的董建国谈到企业的“飞速”发展,总不忘感激设在大连的中国出口信用保险辽宁分公司,因为正是该公司当年破例为未达“门槛”的“清谷新禾”提供了信用保险,使其不但很好地规避了国际贸易风险,更让其通过“信保融资”获得资金支持。
17家连企
融资超7100万美元
受到这场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大连不少出口企业也面临海外市场需求下滑、收汇风险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与此同时,更面临资金难题。于是,一些连企也像“清谷新禾”一样,选择了信保融资。记者从出口信保辽宁分公司了解到,今年以来,大连企业利用信保融资的有17家,已经成功融资超过7100万美元。
究竟什么是信保融资呢?有关人士解释,出口信用保险项下的贸易融资,简称“信保融资”,是银行针对已经投保出口信用保险的企业提供融资授信,并在额度内办理押汇和人民币贷款的融资产品。
“原本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只为规避风险,不过如今却也衍生出信保融资功能。出口信保为企业与银行顺利对接提供了便利条件。”有关人士表示,一方面,中小型出口企业缺乏雄厚的固定资产,面临资金紧缺时,想要顺利通过银行的信用评级、获得银行的融资有很大困难;而另一方面,银行也希望能够进入中小企业这一合作领域。“目前,在大连,已有14家银行与中国信保合作,为出口企业提供融资授信。”而且信保辽宁分公司的“信保融资”也刚获得大连市政府颁发的“2008年金融创新奖”。
危机下
投保费率保持不变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大连出口企业中,化工及水产品类选择信保融资较多。而在所有投保的中小型出口企业中,大约有40%企业投保时更多考虑了信保融资功能。
位于大连保税区的一家化工企业这几年充分尝到了信保融资的甜头,当年,这家企业年出口额为300万美元,而由于大多数买家要求采用赊销形式结算,该企业面临较大的收汇风险。银行又以新企业为由拒绝为其授信,企业流动资金短缺,扩大生产和销售都存在困难。后来,这家企业投保了出口信用保险,并充分利用保险增值功能,先后与多家银行开始短期信用险项下的融资合作,获得银行贷款5000多万美元。经过“销售——投保——融资”的滚动式运作,实现了企业稳健经营和业务扩展同时进行,出口规模快速增长,如今这家企业年出口额已近两亿美元。
当然不是所有出口企业都能这样幸运获得如此发展,因为目前大多数出口企业还不是很了解出口信用保险及其衍生的融资功能。而大连出口企业信用保险的投保率仍然很低,按全口径统计大约在3%左右,从事一般贸易的企业投保率稍高,大约在7%,这与发达国家10%~15%的投保率仍有很大差距。
“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随着风险加大,很多发达国家也纷纷上调了信用保险费率,比如荷兰等国都上调了20%~30%。但中国仍然不变,保持在6‰~7‰。这也是对出口企业的一种扶持。”出口信保辽宁分公司有关人士表示。
办理信保融资流程
▲出口企业先到中国信保办理投保手续(一般约2至3周);
▲银行根据中国信保对企业海外买家的授信情况及出口企业情况办理银行融资授信,信保、银行、企业三方签订协议;
▲企业产品出口后,凭着中国信保确认的承保文件,即可在银行获得融资。